試車: Victor Luk
攝影: Victor Luk
出版日期: 2016年7月14日
車駛上公路,將軚盤右臂的恆速糸统開關制接上,儀錶盤中央液晶體螢幕即道出當時車速。此時按下右臂懸排之右制,螢幕下半位置就出現個車頭和亮起四個塔形棚位。最後若再順序按下右制,螢幕車頭四個的棚位就會顯示筆者設定之前車安全距離。如斯一來,筆者試駕著配上Adaptive Cruise Control (ACC)的RDX Elite就乖乖地依設定之距離,以設定的車速內自動調節速度來行駛。遇上前車突然慢駛或有車插線,ACC會立刻減速或甚至響訊號提醒筆者準備煞車。在市內行駛,這個糸统即轉為純以雷達來探測忽變前車距離的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 (FCW)警報器。
有時不留神或路彎,車輪可能會略踏行車線,此時Lane Departure Warning (LDW)糸统就微響訊號來提醒筆者。如果筆者依然過於疲倦或分心,Lane Keep Assist System (LKAS) 糸统更能微動軚盤來矯正方向。遇著有車輛或單車駛入車身兩側盲點,後鏡上角之Blind Spot Information (BSI)即會亮起黄燈來報訊,轉線時需小心。從停車位後駛出車, Cross Traffic Monitor 後側望相機雷達能準確地報導左右的障礙物或行人。多得RDX Elite這些週詳行車安全設備,餘二千公里的繁忙旅程就輕鬆地渡過。
論外形,筆者會用成熟保守來描述長闊高均超越對手之第二代RDX。那三條深摺車身掠線帶出點點動感,而急收似轎跑的D窗柱位卻大得可內藏喇叭,故此車廂後望視野有限。從車尾打量,MDX師兄影子更立刻浮現筆者腦海裡。至於Acura全線水箱網之銀臂裝飾靈感來自鋼盔面罩還是回力棒,這可任閣下去推論。
坐上花旗身段的駕駛席,筆者悟到Acura設計師放了不少心思於同級中最大之RDX車廂內。加長了的軸距、後門和跨平後座地台,造福高背後座乘客。試駕之滿貫雙螢幕儀錶板與多功能按扭制易用,唯右手需盡伸始及。幸好就算加碼超低音喇叭置在車廂尾右側,739公升行李廂仍然實用。而後座更可方便地用行李兩旁的廂遙拉臂摺低。多得標準以音响糸统音波抵消車廂內嘈音之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ANC)糸统,能傳入車廂內的震盪與嘈音頗低,將乘坐質量感帶高一層樓。
表面上第二代RDX從對手們樂用渦輪增壓引擎轉為V6動力原因令人費解,因為本田最近才替人氣Civic車糸首添渦輪增壓引擎。其實大部份渦輪增壓引擎用家都體驗到,要達到廠方發佈之動力表現,汽油不能吝嗇。Acura因此決定借用台被廣泛地應用於本田集團車輛上的V6引擎,再添能按運作需而關上兩個或三個引擎汽缸之Variable Cylinder Management (VCM) 引擎監管糸统來省油减廢。從試駕所得,如斯傳统V6動力搭6前速自動波運作漸進易掌握,脫離上一代衝動崩跳小伙子氣色。
既然動力糸统經琢磨,第二代RDX就停用先前可按不同地面狀況而輸出不同動力傳到四輪去的SH-AWD全輪驅動系統。這個主作穩定急攻彎角的先進設計成本、體積和重量均高、在經濟與耗油屬大前題的今天當會被蒸發,於全車減磅150Kg重量中擔任角色。在一般情況下,新車之全驅糸统主以前輪拖動來適應慣用東洋車輛的用家。要到監察糸统發覺前後輪反應有異時始將不同動力按狀況輸出到前後軸去。但要過冬或多走難路,筆者依然會將標準的Michelin Primacy省油環保輪胎改用正式越野輪胎。
For the English review, click here.
Photo Gallery:
引擎:3.5公升V6汽缸24活瓣
最大馬力:279匹 / 6,200 rpm
最大扭力:252磅呎 / 4,900 rpm
變速:6前速SportShift自動
驅動形式:前橫置引擎、全輪驅動
制動:全碟、ABS、VSA
懸掛:前 麥花臣支柱、防傾桿
後 多連臂、防傾桿
輪圈:18 吋合金
輪胎:P235/60 R18
試車售價:$49,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