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車: Victor Luk
攝影: Victor Luk
出版日期: 2016年5月3日
近十多年來大展拳腳的平治頻出新車,這當然令坊間如筆者般之「喜多郎」發燒友及車衆大悅。而近幾年平治頻改車名一著,更是造福了如筆者般的爬格子動物。因為要解釋如今回試駕GLE Coupe之名命,起碼可用上半張白紙。
閣下當然知道平治的四驅載客越野車由他們之軍車級Geländewagen 搞起,故此所有平治四驅載客越野車名命均冠以G字。但因為要替身價逾十萬的G級硬漢跟新紥師弟們作分野,其他平治四驅載客越野車就全用GL作車糸首兩個字母。至於第三個字母,則代表該車糸的市場定位。GLA是針對A級用家、快將從GLK改名GLC之車糸是用來迎合C級用家、一直被稱為ML的車糸今回則變成吸引E級用家之GLE。
所以平治借用ML底盤發展而來的首部斜背越野車,順理成章稱為GLE Coupe。但讀者們請記得,這第三個字母主屬市場定位,跟底盤與機械設計關係不大。同樣地當今之AMG型號若非配搭著兩位號碼如GLE 450 AMG Coupe,它只屬略添辣装之版本,動力糸統與AMG無大關係。
相比現稱為GLE的盒装ML,斜背版GLE Coupe車身增闊77 mm、加長96 mm 和降低了28 mm,在視覺上明顯地時髦得多。而那四條加碼20到22吋之標準輪胎於提供較佳操控表現同時,亦道出全配改由標準前55後45動力分配,改成前40後60之4MATIC全驅糸统的新車是主供市區駛用。
車廂方面,筆者覺得沿自ML級之儀錶板與控制按鈕平台質感高,唯造形則頗保守傳统。可幸那指針與螢幕共用的儀錶,能用手寫輸入之新COMAND多功能滑鼠亦設計得相當就手,絕對合乎潮流。GLE Coupe較傾斜的A柱位未有影響到前座視野與空間。常見轎跑式斜背會令後座乘客頭部空間大打折扣,在此車上這影響則出奇地少。只是後窗視野和行李容積受礙,行李廂比GLE減少40公升。
首先登陸加拿大之GLE Coupe配上三個動力來源,包括加國獨有的3公升V6柴油引擎GLE 350d Coupe。汽油版則為3公升V6雙渦輪增壓 GLE 450 AMG 4MATIC Coupe及5.5公升V8雙渦輪增壓AMG加辣 GLE 63 S 4MATIC Coupe。筆者連續試駕前兩款後認為,多得平治首台9前速自動波箱、較快和收緊之轉向,每走100公里只需9.4公升柴油的GLE 350d Coupe動力表現幾及汽油版GLE 450 Coupe。
別方面,源用V6汽油引擎之GLE 450 Coupe加可收緊懸掛15mm 的標準五模式Dynamic Select行車操控糸统和再添Active Curve Assist自動防傾桿,於整體表現方面最襯配重多75Kg之新包裝。肯定更能迎合高檔斜背crossover用家要求。
假如閣下問筆者GLE Coupe跟同國對手相比如何。肯定的是寶馬工程師需重估兵馬,而保時捷工程師們則仍可按兵不動。
Photo Gallery:
引擎:3公升V6汽缸24活瓣渦輪增壓柴油 (GLE 350d 4MATIC Coupe)
3公升V6汽缸24活瓣雙渦輪增壓 (GLE 450 AMG 4MATIC Coupe)
5.5公升V8汽缸32活瓣雙渦輪增壓 (AMG GLE 63 S 4MATIC Coupe)
最大馬力:249匹 / 3,400 rpm; 362匹 / 5,500 – 6,000 rpm; 577匹 / 5,500 rpm
最大扭力:457磅呎 / 1,600 rpm; 457磅呎 / 1,800 – 4,000 rpm; 561磅呎 / 1,740 – 5,250 rpm
變速:9前速9G-TRONIC PLUS自動; 9前速9G-TRONIC PLUS自動; 7前速7G-TRONIC SPEEDSHIFT PLUS自動
驅動形式:前縱置引擎、全輪驅動
制動:全碟、ABS
懸掛:前 雙叉骨、防傾桿 後 多連臂、防傾桿
前 雙叉骨、防傾桿 後 多連臂、防傾桿、AIRMATIC氣壓吸震
前 雙叉骨、防傾桿 後 多連臂、自動防傾桿、AIRMATIC氣壓吸震
輪圈:8.5J X 20 吋合金; 前10J X 21 吋合金 後11J X 21 吋合金; 前10J X 22吋合金 後11.5J X 22 吋合金
輪胎:P 275/50 R20; 前 P275/45 R21後P315/40 R21; 前 P285/40 R22 後P325/35 R22
售價:$72,300起; $77,600起; $116,500起